跳到主要内容

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接播种香稻2-乙酰-1-吡咯啉生物合成的调控

摘要

背景

整地是香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耕作对香稻生产的影响尚不清楚,尤其是对香稻特有香气的主要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生物合成。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香稻2-AP的生物合成。采用常规旋耕(CK)作为对照、耕作(PT)和免耕(NT) 3种耕作方式。

结果

与CK相比,PT处理提高了籽粒2-AP含量,上调了鸟氨酸氨基转移酶(OAT)活性,提高了1-吡咯啉和吡咯啉-5-羧酸(P5C)含量。铂处理提高了香稻的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同时,由于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的提高,NT处理籽粒中2-AP含量显著高于PT和CK处理1-吡咯-5-羧酸合成酶。然而,本研究发现,在NT条件下,由于产量、氮素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较低,香稻总产量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增加。

结论

与对照相比,PT提高了香稻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提高了OAT活性,导致2-AP浓度增加。免耕还通过提高PDH和P5CS活性提高了籽粒2-AP含量,但限制了香稻产量和氮素积累。

背景

大米(奥雅萨·萨蒂瓦。L)是世界上大约70%人口的主食和主要粮食作物。1].香米作为一种特色大米,因其独特的香味而闻名于世。近年来,2-乙酰-1-吡咯啉(2-AP)被鉴定为香稻品种中的关键芳香化合物[2],同时也明确证实大多数2-AP为生物合成来源[3.].虽然2-AP在香稻中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关于2-AP生物合成的研究报道很多。例如,吉桥的研究[4[展示脯氨酸是香米的2-AP生物合成中的氮源。Poonlaphdecha的研究[5[根据使用水稻Calli培养物的喂养实验,1-吡咯啉在2-AP生物合成中是一个限制性前体。此外,早期研究表明,BADH2通过编码βAldehyde脱氢酶来降低芳香水稻中的2-AP的生物合成[6].近年来,稻米中2-AP的含量逐渐成为评价香稻品质的指标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提高香稻中2-AP含量的方法。

为了提高香稻籽粒中2-AP的含量,人们提出了多种作物管理策略,如施肥、水分管理甚至光控。已有研究表明,孕穗期额外施氮可诱导香稻2-AP浓度增加[7].包的研究[8]揭示香米干燥条件下的2-AP含量增加的分子基础。邓[9表明灌浆期轻度干旱环境与施氮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此外,密苏里州(10.]发现谷物灌装阶段期间的阴影可以大大增加香米的2-AP含量。在香草中的2-AP生物合成中所提出的途径在图2中示出。1

图1
图1

2-AP在香稻中的生物合成途径(P5CR是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

一般来说,整地是水稻生产的关键活动。但耕作对香稻2-AP生物合成的影响尚未见研究。在农业生产中,土壤在支持作物生长发育、维持和输送水分和气体、维持养分循环和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耕作可将土层切割破层,使其疏松多孔,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共同为水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稻产量。中国农业历史上有两种耕作方式:犁耕法和旋耕法。近十年来,由于整地速度快、成本低、破碎土壤效果好,大多数农民选择旋耕而不是犁耕[11.].然而,近年来,由于土壤问题(如土壤结构不良)和耕作对土壤生物的负面影响,传统的旋耕法越来越吸引农民和研究人员[12.].

因此,为了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对香稻2-AP生物合成的不同影响,本研究在广东省(中国南方水稻主产省)进行。

结果

籽粒2-磷素含量

与旋耕相比,耕耕和免耕显著提高了直种香稻籽粒2-AP含量。如图所示。2、2 _ap内容在粮食生产PT和NT高出29.26%和14.97,分别比观察粮食生产与CK在本赛季初,在赛季末PT和NT治疗粮食2-AP含量增加了31.52%和23.81,分别比CK。

图2
figure2

不同耕作对香米籽粒2-AP含量的影响。封盖条代表S.E.三个重复。意味着共享常见字母在(P≤0.05),经最小显著差异(LSD)检验。同下

参与2-AP生物合成的前体和酶

如图所示。3.铂和NT处理影响2-AP生物合成的前体,如脯氨酸、P5C和1-吡咯啉。灌浆期,NT显著提高了籽粒脯氨酸含量,而PT和CK在灌浆期均无显著差异。灌浆期籽粒P5C和1-吡咯啉含量变化趋势均为NT > PT > CK。此外,不同耕作方式在香稻2-AP生物合成酶活性方面也存在差异(图2)。3.).与CK相比,NT治疗显着增加PDH和P5CS活动分别为9.45-11.57%和12.68-12.70%。在两个季节的PDH和P5CS活动中,CK和PT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然而,与初季和晚期的CK相比,PT中记录了11.79和11.35%的oAT活性,而在两个季节的燕麦活动中没有显着差异。

图3
图3

不同耕作方式对香水稻籽粒2-AP合成前体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MDA含量和叶片抗氧化反应

如图所示。4其中,与旋耕相比,耕耕对香稻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大,免耕对香稻SOD、POD和CAT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T与CK耕作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与CK相比,NT处理显著降低了两个季节的SOD、POD和CAT活性(除早季成熟期CAT活性外)。此外,除前期成熟期外,NT处理MDA含量均高于CK。

图4
装具

不同耕作方式对香稻叶片POD、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TS代表分蘖期,HS代表抽穗期,MS代表成熟期)

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

如表所示1,与对照相比,NT和PT处理均提高了3种土壤深度的有机质含量。在0 ~ 10 cm土层,PT和NT处理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CK。在10 ~ 20 cm土壤深度,CK和PT处理对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而NT和PT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20 ~ 30 cm土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趋势为:NT > PT > CK。

表1不同耕作方式对晚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影响

籽粒产量与氮素积累

不同耕作条件下香稻籽粒产量存在一定差异。5).与对照相比,PT处理显著提高了前期和后期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2.30和10.62%)。在前期和后期,施氮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低8.20和3.90%。全氮积累在前期表现为PT > CK > NT,后期表现为PT > CK > NT。

图5
figure5

不同耕作方式对香稻产量的影响

讨论

2-AP的生物合成是香米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许多前体和酶,例如脯氨酸,1-吡咯啉,P5C,P5CS,PDH和OAT。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在香米中生物合成2-AP有三个步骤。首先,通过P5Cs,脯氨酸脱氢酶(PDH)和OAT的活性转化为P5C的谷氨酸,脯氨酸和鸟氨酸。然后,P5C与甲基乙二醛反应,这是非酶促的,转化1-吡咯并1-吡咯最后生成2-AP(图。1)[26.27.].

为了提高香稻籽粒中2-AP含量,一些研究探讨了施肥和水分管理的影响。例如,对Mo的调查[28.结果表明,增施硅肥可通过提高PDH活性提高籽粒2-AP浓度。任(29.结果表明,施氮和水分管理对香稻2-AP生物合成存在交互作用。研究了耕、免耕对香稻中2-磷素含量的影响。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与旋耕相比,耕耕的P5C、1-吡咯啉含量和OAT活性都更高。免耕条件下,2-AP浓度的增加可能与P5CS、PDH活性和脯氨酸、P5C和1-吡咯啉含量的增加有关。耕、免耕可能通过不同的酶途径促进2-AP的生物合成。

犁耕与免耕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田间环境不同[30.].脯氨酸作为香稻2-AP生物合成的重要前体,其生物合成受到环境的很大影响[31.32.].Szabados的调查[33.]显示有两种方法可以在植物中合成脯氨酸;这些根据不同的初始衬底命名为谷氨酸途径和鸟氨酸途径。当氮供应足够时,鸟氨酸途径是植物中脯氨酸合成的主要途径,而谷氨酸途径是植物中脯氨酸合成的主要途径[34.].与旋耕相比,犁耕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这可能与犁耕耕深、保土性好有关。虽然耕作方式不能像旋耕方式那样呈现土壤破碎化,但较大的耕作深度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造成的养分流失。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的较高的OAT活性可能是由于耕作增加了香稻的总氮积累,最终导致了水稻籽粒中- ap产量的增加。在免耕条件下,PDH和P5CS活性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免耕环境对香稻造成的非生物胁迫所致。不耕作时,NT土壤容重增加,肥料损失增加,而较高的土壤容重则使香水稻根系生长困难。在这些胁迫下,香稻中的脯氨酸主要通过谷氨酸途径合成。SOD, POD, POD的活性降低,MDA的产生是氧化应激的重要指标,SOD能使超氧自由基发生歧化酶的作用,而POD和CAT则能清除H2O221.35.].此外,降低的谷物产量和氮积累也表明,与CK和PT条件下的味道条件下的芳香水稻经历了增长和发展。我们的结果同意杜的研究[36.他证明免耕不能为水稻生产提供更好的粮食生产环境。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与Bao的研究结果一致[8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生物胁迫可以促进香稻2-AP的生物合成。

此外,PT和NT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能够促进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这一结果可能归因于土壤破碎程度较低[37.].

结论

与对照相比,PT提高了香稻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提高了OAT活性,导致2-AP浓度增加。免耕还通过提高PDH和P5CS活性提高了籽粒2-AP含量,但限制了香稻产量和氮素积累。此外,由于PT和NT治疗,有机物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也增加。

方法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一种香稻的种子Meixiangzhan-2’是华南地区栽培广泛的香稻品种,采自中国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播种前,种子在室温下浸泡12 h。然后用直接播种机按25 × 15 cm间距进行山播,每山播3-5粒种子。2018年3月至11月,在中国增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23°13′N, 113°81′E,平均海平面11 m)进行了两个季节性田间试验。在两个季节中,播种前2天对农田进行积水处理,并将积水排干。分别于2018年3月20日和7月21日在水坑土壤中播种预发芽的水稻种子。试验田受到水稻种植多年,和土壤组成的砂质壤土12.27 g / kg有机质、总氮0.61克/公斤,53.07毫克/公斤可用氮、总磷0.28克/公斤,10.40毫克/公斤磷可用,15.63克/公斤总钾,钾和78.38毫克/公斤,土壤pH值为5.06。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实验期间的温度如图所示。6

图6
figure6

2018年增城气温

治疗方法描述

每次移栽前均采用两种耕作方式(以旋耕为对照),具体如下:

  • CK(旋耕):播种前,两季均用旋耕机(耕深14 cm)翻两次地。

  • PT(犁耕):播种前,两季均用犁耕中耕机(耕作深度26厘米)进行两次犁耕。

  • NT(无耕作):在播种之前,土地上没有任何耕作。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RCBD),每年3个重复,净地块大小为60 m2.犁式耕耘机为三铧犁(中国1 L-435)和旋耕机(1GKN-200)。

施肥和取样

专用生物有机肥(Dao Feng Xiang),由中国广州华源农业有限公司制造(由N + P组成2O5+ K2O≥74%,活性菌≥2000万g−1,有机质≥10%),施量为900 kg ha−1,基础施量60%,耕作时施量40%。抽穗期结束后15天,从水稻植株中收集并分离鲜粒,用双蒸馏水洗涤,在−80℃下保存,用于生理生化分析。

籽粒2-AP含量测定

大约0.5 g的新鲜谷物在5 mL 60%乙醇中均质,并在振荡仪(HZS-H,中国)中以每分钟200次振荡的频率处理4 h。醚提取物在硫酸钠上干燥,过滤(0.22 μm滤纸,日本岛泽),然后直接使用GCMS-QP 2010 Plu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2-AP浓度。13.], 2-AP含量以μg kg表示- 1.GCMSQP 2010 Plus的工作条件如下:气相色谱仪配备Restek Rxi-5 ms(日本岛津)石英毛细管柱(30 m × 0.32 mm × 0。25μm)。测量结果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

籽粒脯氨酸、吡咯啉-5-羧酸(P5C)和1-吡咯啉含量测定

籽粒脯氨酸浓度按Bates [14.用茚三酮;在520 nm处读取吸光度,以ug g-1叶片鲜重(FW)表达。GABA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Zhao [15.].吴(Wu等人2009)的方法估计p5c浓度。该混合物含有0.2ml酶萃取上清液,0.5mL 10%三氯乙酸(TCA)和0.2mL 40mM 2-氨基苯甲醛。反应后,在440nm读取吸光度,含量表示为μmolg- 1.籽粒1-吡咯啉含量由Hill [16.].在室温下30 min后,测定了最初含有1,4-二氨基丁烷的反应混合物中1-吡咯啉的含量。测量结果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

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测定谷物中的1-吡咯-5-羧酸合成酶(P5CS)和鸟氨酸氨基转移酶(OAT)

PDH活性测定采用Ncube [17.].在440nm处读取反应后的吸光度,用摩尔消光系数计算活性。P5CS的活性根据Zhang描述的方法估算[18.].反应混合物包括50 mM Tris-HCl缓冲液,20.0 mM MgCl2、50 mM谷氨酸钠、10 mM ATP、100 mM羟肟酸- hcl和0.5 mL酶提取物。OAT活性按Chen的方法测定[19.].在440 nm处读取上清部分的吸光度,通过消光系数2.68 mM-1 cm-1计算活性。DAO活性测定采用Su描述的方法[20.].反应溶液(2.9mL)含有2.0ml 70mmol L.- 1磷酸钠缓冲液(pH 6.5)、酶粗提物0.5 mL、辣根过氧化物酶(250 U mL-1) 0.1 mL、4-氨基安替比林/N, N-二甲基苯胺0.2 mL,活性以“U /毫克蛋白”表示。测量结果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

丙二醛(MDA)和抗氧化反应的估计

采用Luo等方法检测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21.].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后,分别在532,600和450 nm处读取吸光度。计算反应液中丙二醛含量:丙二醛含量(μmol/L) = 6.45(OD值)532−OD600)−0.56 od450,最终以μmol/g FW表达。在含酶提物(50 μl)、1 ml 0.3% H的溶液中测定POD (EC 1.11.1.7)活性2O2、0.95 ml 0.2%愈创木酚和1 ml 50 mM·l- 1磷酸钠缓冲液(SPB, pH 7.0)。愈创木酚氧化使酶活性的吸光度增加0.01 (U/g FW)。用硝基蓝四唑(NBT)测定SOD (EC 1.15.1.1)活性。简单地说,在含有SPB (pH 7.8) 1.75 ml、130 mM蛋氨酸缓冲液0.3 ml、750 μmol·L 0.3 ml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0.05 ml酶提取物- 1NBT缓冲液,0.3 ml of 100 μmol·L- 1乙二胺四乙酸(EDTA)-2Na缓冲液和0.3 ml的20 μmol·L- 1核黄素。反应结束后,在560nm处记录吸光度。一个单位的SOD活性等于产生50%抑制显色反应所需的提取物体积。在含有1 ml 0.3% H的反应液中加入50 μl的酶提取物,测定CAT (EC 1.11.1.6)活性2O21.95 ml SPB,在240 nm处读取吸光度。以吸光度降低0.01 (U/g FW)为CAT酶活性单位。测量结果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

产量和氮气积累的估计

成熟期,在5个取样区(2.25 m)采集稻谷2)在每个绘图中,然后通过机器撕裂。将收获的晶粒晒干并称重以确定籽粒产率。然后将植物的十个代表性山丘分开采样并分成叶片,茎缠绕,茎和晶粒。将样品在80℃(至恒重)下烘箱,称重,研磨和储存,直至分析总氮浓度,根据PAN计算[22.].

估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

采用5点采样方法在晚期的5点采样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的土壤样品。使用Camberdella和Elliott描述的方法分离土壤有机物质的光级分(LF)和重级分(HF)[23.].简而言之,用30ml NaI溶液均化10g风干土壤(重力1.8克厘米- 3.),在100ml离心管中,在往复振动筛上以200转/分的转速振荡60分钟,然后在1000×g离心15分钟。将离心后的浮料倒入带有0.45 μ M尼龙膜的真空过滤装置中,用0.01 M碳酸钙对膜保留的物料进行洗涤2和蒸馏水。该过程重复三次。将离心管中剩余的HF用乙醇洗涤三次以除去多余的Nai,然后用蒸馏水洗涤两次。接下来,将LF和HF在60℃下干燥48小时,然后称重并研磨以通过0.15mm筛的有机测定。通过湿氧化方法用K的LF和HF中的有机物。2Cr2O7在170-180°C [24.].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主要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25.].

统计分析

使用方差程序的标准分析进行分析实验数据(SAS Institute,2003)。使用StatiSix 8版本8(分析软件,塔拉哈西,佛罗里达州,美国)使用相关分析来评估索引之间的关系。基于0.05概率水平的最低差异试验(LSD)进行比较治疗中的手段。

数据和材料的可用性

不适用。

缩写

2-AP:

2-acetyl-1-pyrroline

猫:

过氧化氢酶

MDA:

丙二醛

燕麦:

鸟氨酸转氨酶

P5C:

Pyrroline-5-carboxylic酸

P5CS:

1-pyrroline-5-carboxylic酸合成酶

PDH:

脯氨酸脱氢酶

荚:

过氧化物酶

草皮: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参考

  1. 1。

    陈胜,徐超,闫军,张欣,王东。作物秸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基于水稻种植制度的11年田间试验研究。农业生态环境。2016;223:261-9。

    文章谷歌学者

  2. 2。

    Mo Z,Huang J,Xiao D,Ashraf U,Duan M,Pan S,Tian H,Xiao L,Zhong K,Tang X.补充2-AP,Zn和La,改善了2-乙酰基-1-吡咯啉浓度在分离中体外芳族果皮。Plos一个。2016; 11(2):E149523。

    谷歌学者

  3. 3.

    Yoshihashi T.稳定同位素稀释法与芳烃2-乙酰基-1-吡咯啉的定量分析及其在烹饪过程中形成的模型研究。J Food Sci。2010; 67(2):619-22。

    文章谷歌学者

  4. 4.

    2-乙酰基-1-吡咯啉的前驱体,一种芳香水稻品种的强风味化合物。食品化学。2002;50(7):2001-4。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5. 5。

    Poonlaphdecha J,Gantet P,Maraval I,Sauvage F,Menut C,MorèreA,Boulanger R,WüstM,Gunata Z.2-乙酰基-1-吡咯啉的生物合成,在水稻Calli培养物中的2-乙酰基-1-吡咯:1-吡咯啉作为限制基板的证明.食品化学。2016; 197:965-71。

    中科院PubMed.文章谷歌学者

  6. 6。

    陈胜,杨勇,史伟,纪强,何飞,张志华,程智,刘旭,徐敏。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2对水稻香精主要成分2-乙酰-1-吡罗啉的抑制作用。植物学报。2008;20(7):1850-61。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7. 7.

    关键词:水稻,孕穗期,施氮量,2-乙酰基-1-吡罗啉,脯氨酸,全氮中国农业科学。2018;78(2):165-72。

    文章谷歌学者

  8. 8.

    包国刚,王超,何玲,魏旭,郑安,莫震,唐晓霞。干湿交替条件下香稻2-乙酰基-1-吡咯啉含量增加的分子基础。植物生理学通讯。2018;133:149-57。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9. 9.

    邓QQ, Ashraf U, Cheng SR, Sabir SR, Mo ZW, Pan SG, Tian H, Duan MY, Tang XR。灌浆期轻度干旱与施氮互作对香稻2 -乙酰-1-吡咯啉生物合成和产量的影响。应用生态环境学报2018;16(6):7741-58。

    文章谷歌学者

  10. 10。

    Mo Z,Li W,Pan S,Fitzgerald T1,Xiao F,唐Y,王Y,段M,Tian H,唐X.籽粒灌装期间的遮蔽在香米中增加了2-乙酰基-1-吡咯烷含量。米。2015; 8(1):9。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文章谷歌学者

  11. 11.

    海因策(Heinze S),劳伯(Rauber),约根森(Joergensen)。模版犁和旋耙耕作对黄土淋溶土微生物生物量和养分储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0;46(3):405-12。

    文章谷歌学者

  12. 12.

    Sharma PC,Datta A,Yadav Ak,Choudhary M,Jat Hs,McDonald A:作物管理实践对西部印度难熔原水稻小麦系统作物生长,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印度国家科学院的诉讼程序B:2018年生物科学。

    谷歌学者

  13. 13。

    黄志玲,唐晓荣,王玉玲,陈明坤,赵志坤,段明明,潘曙光。增香栽培对香稻香气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中国农业科学,2012;45(6):1054-65。

    中科院谷歌学者

  14. 14。

    Bates LS, Waldren RP, Teare ID。水分胁迫研究中游离脯氨酸的快速测定。植物与土壤。1973;39(1):205-7。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15. 15.

    赵德,萧莹普,曾yw,李国峰,胡安杜,杨姆。大麦中γ-氨基丁酸的测定。J Triticeae作物。2009; 29(1):69-72。

    谷歌学者

  16. 16。

    希尔JM。过氧化物酶和1,5-二氨基戊烷对豌豆幼苗二胺氧化酶的灭活作用。j . 1967, 104(3): 1048。

    中科院PubMed.公共医学中心文章谷歌学者

  17. 17.

    NCUBE B,Finnie JF,Van Staden J.对体外Cyrtantanthus再生体的应力代谢改变解剖。植物理性生物生物。2013; 65:102-10。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18. 18.

    张春生,卢强,Verma DP。去除反馈抑制- 1-吡咯-5-羧酸合成酶,催化植物脯氨酸生物合成前两步的双功能酶。中国生物化学杂志。1995;270:20491-6。

    中科院PubMed.文章谷歌学者

  19. 19.

    关键词:水稻,离体叶片,铜胁迫,脯氨酸积累植物科学。1990;70(1):43-8。

    文章谷歌学者

  20. 20.

    苏国光,安志,张伟,刘玉英。光通过二胺氧化酶介导的h2o2的生成促进大豆下胚轴木质素的合成。植物生理学杂志。2005;162(12):1297-303。

    中科院PubMed.文章谷歌学者

  21. 21.

    罗宏文,杜波,郑爱森,赖瑞芬,尤志生,王敏,王志明,何丽霞,张婷婷,唐晓蓉。淹水处理抑制水稻自发萌发和幼苗生长。应用生态环境学报2018;16(5):7231-42。

    文章谷歌学者

  22. 22。

    潘树华,刘辉,莫志平,段敏,田辉,胡胜,唐晓霞。氮素和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形态、养分积累和光合参数的影响。Sci Rep-Uk。2016; 6(1): 32148。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23. 23。

    土壤有机质组分物理分离与表征方法研究。Geoderma。1993;56(1 - 4):449 - 57。

    文章谷歌学者

  24. 24。

    赵爽,李凯,魏志,邱爽,黄松,平辉。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性和有机质组成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环境。2016;216:82-8。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25. 25。

    石玉英,王玉华,王玉华,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冬季效应研究....中华微生物学杂志。2014;61(5):1-12。

    谷歌学者

  26. 26。

    2-乙酰-1-吡咯啉(2-乙酰-1-吡咯啉)是香米中的一种主要芳香化合物。中国食品科学。2017;97(2):384-95。

    中科院PubMed.文章谷歌学者

  27. 27。

    Wakte KV,Kad Td,Zanan RL,Nadaf Ab。2-乙酰基-1-吡咯啉生物合成在Bassia Latifolia Roxb中的机制。花朵。physiol mol biol pla。2011; 17(3):231-7。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28. 28。

    莫志强,李勇,潘松,段敏,田华,唐欣。硅肥对香稻2-乙酰基-1吡咯啉含量、产量形成及籽粒品质的影响。谷物科学。2017;75:17-24。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29. 29.

    任Y,Ashraf U,He Lx,Mo Zw,Wang F,WAN XC,KONG H,RAN XL,TANG XR。灌溉和氮气管理措施影响芳族水稻中的籽粒产率和2-乙酰基-1-吡咯烷含量。申请ECOL ENV RES。2017; 15(4):1447-60。

    文章谷歌学者

  30. 30.

    覆盖作物、覆盖、免耕和抗病品种对亚洲Striga (L.)的联合效应水稻-玉米轮作系统中的Kuntze。农业生态系统环境。2018;256:23-33。

    文章谷歌学者

  31. 31.

    Saddique MAB, Ali Z, Khan AS, Rana IA, Shamsi IH。接种内生菌梨形孢菌显著影响水稻渗透胁迫的机制。大米。2018;11(1):34。

    PubMed.公共医学中心文章谷歌学者

  32. 32.

    yu xz,林yj,风扇wj,lu mr。外源性脯氨酸在暴露于Cr(VI)水稻幼苗中脂质过氧化的改善的作用。生物带生物降解。2017; 123:106-12。

    中科院文章谷歌学者

  33. 33.

    脯氨酸:一种多功能氨基酸。植物学报,2010;15(2):89-97。

    中科院PubMed.文章谷歌学者

  34. 34.

    Székelyg,亚伯拉罕e,cséploa,rigóg,zsigmond l,csiszárj,ayaydin f,strizhov n,strizhov n,拟南芥的重复p5cs基因在脯氨酸生物合成的压力调节和发育控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工厂J.2010; 53(1):11-28。

    文章谷歌学者

  35. 35。

    何丽霞,陈玉玲,张婷婷,郑爱兴,程勇,杜鹏,赖瑞芬,卢瑞华,罗宏文,刘艳芳,等。不同温度条件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生态环境学报2019;17(1):199-211。

    文章谷歌学者

  36. 36。

    杜波,罗宏文,何丽霞,郑爱森,陈玉玲,张婷婷,王志明,胡丽,唐晓蓉。深施肥料可改善免耕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应用生态环境学报2018;16(6):8045-54。

    文章谷歌学者

  37. 37。

    长期免耕增加了地中海雨养条件下土壤有机碳、一氧化二氮排放和蚕豆产量。中国环境科学(英文版)2018;

    中科院PubMed.文章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

致谢

不适用。

资金

本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 . 2016YFD0700301)资助。

作者信息

从属关系

贡献

LH、PD、HL策划设计研究;JH、PD、HL和BD进行实验;HL写了第一版手稿。所有作者都已阅读并批准了最终稿。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连胡

伦理宣言

伦理批准和同意参与

不适用。

同意出版

不适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

两位作者宣称他们没有相互竞争的利益。

额外的信息

出版商的注意

施普林格《自然》杂志对已出版的地图和机构附属机构的管辖权要求保持中立。

权利和权限

开放访问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它允许在任何媒体上无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你给予原作者和来源适当的荣誉,提供一个到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指出是否作出了更改。创作共用及公共领域专用豁免书(http://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适用于本条提供的数据,除非另有说明。

再版和权限

关于这篇文章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这篇文章

杜鹏,罗海华,何建平。et al。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接播种香稻2-乙酰-1-吡咯啉生物合成的调控。BMC植物BIOL.19,308(2019)。https://doi.org/10.1186/s12870-019-1913-9

下载引用

关键字

  • 香米
  • 2-acetyl-1-pyrroline
  • 耕作
  • 脯氨酸
  • 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