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图6 | BMC植物生物学

图6

来自:小麦发育后期热休克转录因子家族的热响应模式(小麦l)和耐热性调节TaHsfA2-10

图6

不同品种的耐热表型、成活率和叶绿素含量TaHsfA2-10转基因拟南芥幼苗和野生型(WT)在正常条件下进行HS处理。一个TaHsfA2-10在WT和3个T3代转基因株系中相对表达。每个平板每一行共50株,试验重复3次。单、双星号表示WT与过表达线之间的显著差异P< 0.05和P< 0.01水平(学习任务),分别。B-E: WT控制和三行TaHsfA2-10过表达拟南芥(line 2_22, line 10_5和line 11_26)分析了基温(BT)和获得性耐热(AT)。5天大的幼苗(生长在温度为22℃/18℃,光照周期为16 h /暗周期为8 h,光照为100 mmol光子m的温室中)−2年代−1)分别用不同的HS处理,在22℃下恢复8 d,观察并拍照。c: BT测定,d e: AT的分析。b, d:正常情况下的幼苗;c、e:不同HS处理的幼苗。以上,存活率(g)测定叶绿素含量,并收集各株系的莲座(f).每系50株单株分为3个部分,用于叶绿素含量测定;每次热处理共进行三片。每个条形值代表三个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标准差;原始数据参考附加文件2和附加文件3..单、双星号表示WT与过表达系在P < 0.05和P < 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任务),分别

返回文章页面